欧盟最近公布了三项独立提案,包括化工行业行动计划、医疗对策战略和储备战略,旨在应对关键供应链可能存在的“武器化”风险,提高经济自力更生能力。尽管储备战略没有直接提到中国,但这些方案都旨在减少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,推进欧盟的对华“去风险”议程。
欧盟委员会推出的化工行业行动计划将针对中国化工产品的“倾销、补贴和产能过剩”问题强化贸易防御。拟议中的医疗对策战略则聚焦于减少欧盟对中国制造药品、诊断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依赖。储备战略强调在采购关键商品时优先选择“可信赖供应商”,这是对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的系统性回应。
在这些提案公布之际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表示,欧盟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:重新平衡与中国的经济关系、去风险以及推进包括气候在内的全球议题外交。
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指出,欧盟委员会上一任期制定的所谓“去风险”政策主要针对中国,目的是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。冯德莱恩连任后,将继续这一政策,并将其落到实处。这意味着欧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所谓的风险。
崔洪建还提到,以冯德莱恩为代表的一些欧盟政要始终将美国视为重要盟友,在中美博弈及经贸竞争背景下,立场带有倾向性。他们试图通过施压方式,在与中国的贸易经济关系中寻求所谓的“平衡”。他提醒说,如今欧盟机构及一些国家处理经济问题时已不再纯粹遵循经济思维,而是掺杂了政治甚至意识形态层面的逻辑。
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,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偏见地看待双方经贸关系,少指责、多沟通,少保护、多开放,少焦虑、多行动,凡事多商量,少去贴标签。
免费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