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退休人员注意!今年涨养老金的细则终于定了,7月底前必须到账
7月25号傍晚,辽宁省人社厅官网挂出红头文件,正式敲定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。这份文件编号辽人社发〔2025〕4号,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——从今年1月1日起,全省897万退休人员要涨钱了。
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先加27块
最简单的调整方式来了:不管你退休前是坐办公室的干部,还是工厂流水线的工人,只要在2024年底前办了退休手续,每个月基础养老金先统一加27块。这好比过年发红包,见者有份。不过比起去年33块的定额,今年少了6块,退休金三四千的老张掰着手指头说:"省下的钱估计得买两斤排骨补补"。
工龄长的人更占便宜
真正体现差别的是挂钩调整。缴费15年以内的部分,每个月加9块;超过15年的部分,每多干一年每月多拿0.9块。举个实在例子:在钢厂干满30年的老王,工龄超过15年的那15年,每个月能多拿13.5块。这政策明显在鼓励年轻人多缴社保,"长缴多得"四个字刻得明明白白。
最让退休教师李老师高兴的是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,按2024年12月基本养老金的0.3%涨。她算过账,自己每月5000块的养老金,这次能多15块。"别小看这点钱,相当于每天早餐能多喝碗豆浆了。"
高龄补贴缩水引争议
调整幅度最大的变化出现在高龄补贴上。70-79岁老人每月加20块,比去年少了10块;80岁以上虽然还是加40块,但对比去年60块的涨幅,退休教师陈阿姨直摇头:"我们这把年纪,去医院体检的钱都不够"。不过文件里也留了活口,住在长白山脚下的老刘说:"好在艰苦边远地区还能多拿3块,总比没有强"。
7月31日前必须到账
文件特别强调,各级社保局要在7月底前把钱打到退休人员卡里。沈阳某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透露,他们已经连续加班两周核对数据,"就怕系统卡壳耽误发钱"。有退休职工在政务平台留言询问:"要是逾期没发,能不能按日计息补偿?"目前还没得到官方回复。
不同群体反应两极分化
在铁西区工人文化宫前的晨练队伍里,涨了37块的刘师傅逢人就夸:"国家没忘了我们这些老骨头";而退休前是银行行长的赵老先生却不太满意:"我5000多的养老金,总共才涨70多块,还不够请儿女吃顿饭"。这种差异在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上体现得尤为明显——钱袋子越鼓的人,涨得反而越多。
专家解读政策导向
辽宁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王教授指出,今年调整方案延续了"保基本、促公平"的基调。定额调整缩水6块,工龄挂钩标准降低,说明政策在向缴费年限长、基数低的人群倾斜。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补贴虽然减少,但考虑到全省只有丹东、朝阳等少数地区符合条件,实际影响范围有限。
特别提醒三件事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免费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