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韩国爆发了一起震惊全球的“幽灵婴儿”事件,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愤怒。所谓“幽灵婴儿”,指的是那些虽然在医院有出生记录,但未进行官方登记的新生儿。这些婴儿在法律上并不被认定为存在,甚至就连名字都没有,这在我国类似于“黑户”。那么,为什么这类事件在韩国会被称为“幽灵”呢?因为这1069名婴儿中,已有34名确认死亡,782名生死未卜,另有一百多名婴儿仍在调查之中。而这些新生儿的死亡和遗弃,居然全都是亲生父母所为,这让人心生寒意和愤怒。
“幽灵婴儿”的曝光,起初源自一起“冰箱藏婴案”。6月21日,一名30多岁的女子因涉嫌杀害自己的两个孩子而被警方逮捕。根据报道,这名女子已有三个孩子,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生下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。令人震惊的是,她将这两个孩子生下后,竟亲手将他们杀害,并将其尸体冷藏在冰箱里。多年来,冰箱里存放着这两具婴儿遗体,家中的其他成员对此一无所知,连丈夫也从未打开过冰箱,始终认为妻子只是流产了这两个孩子。这两个孩子的遗体分别在冰箱里被存放了4年7个月和3年7个月。去年12月,这一家人曾搬家,母亲甚至带着冰箱一同搬迁。
警方在审问时询问母亲为何杀害亲生孩子,她表现得异常麻木,表示家中贫困,无法抚养孩子,于是选择了杀害。她将孩子的尸体装进黑色塑料袋,与食物一起冷冻。母亲在接受审讯时忍不住流泪,她哽咽道:“我第三个孩子刚上幼儿园时,我想着要教她做针线活,可是我却还没来得及教她。孩子们不会做饭,不会煎鸡蛋,不会叠衣服,也没有人提醒他们起床。”即便是最残忍的罪行,也无法抹去作为母亲应有的责任与爱。然而更加令人痛心的是,这样的悲剧并非孤例,而是韩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。
展开剩余75%7月2日,又一起儿童死亡案件被曝光。一对夫妇将刚出生5天的儿子勒死,并将其尸体丢进河里。警方追踪到医院后,查明这名婴儿是在2022年9月出生的。夫妇声称,孩子出生第二天便去世,因为他们太贫困,无法支付火化费用,只能将其丢弃。与此同时,又有一名20岁的女性在2019年被逮捕,她将自己的刚出生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,导致孩子饿死。另一名20多岁的女性也在2022年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一名刚认识不久的网友,像是将一只宠物交给他人代养,甚至对方的名字她都不知道。
韩国审计检察院最近首次公布了自2015年至2022年间的统计数据,发现有2236名婴儿在出生后未进行登记。尽管政府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抽样调查,但结果显示至少已有三人死亡。这不仅仅是个别变态父母的犯罪行为,而是一群无名婴儿,在未被社会任何组织关注的情况下,由自己的父母从这个世界上抹去。
在社会舆论压力下,韩国卫生福利部已决定展开对全国新生儿的排查,公职人员开始逐一上门访问这些家庭,然而这一切依然显得苍白无力。无辜的孩子的生命,不仅反映出这些父母的冷血与绝望,也昭示着社会制度和道德良知的缺失。
这些父母有着共同的背景——贫困、低社会地位、文化素质低,缺乏教育观念。贫穷成了根本原因。而韩国的制度漏洞无疑加剧了这一问题。根据现行制度,韩国的出生登记并不要求家长在医院立即为新生儿登记,而是允许在一个月内完成。这个漏洞让许多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去“操作”,将孩子遗弃或在没有人察觉的情况下抹去他们的生命。而对于那些未在规定时间内登记的父母,面临的惩罚仅为5万韩元,约合人民币227元,这显然给了不负责任的父母留下了操作空间。
韩国社会是否知道这一制度的漏洞?答案是肯定的,但由于医院的管理成本和巨大的财团利益,改革几乎不可能实现。加之韩国社会的传统观念,未婚生子或单亲妈妈常常面临社会歧视,许多年轻母亲选择隐瞒或放弃孩子。韩国的堕胎法律也使得很多母亲不得不生下孩子,而无法进行合法的堕胎。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,一些母亲选择将孩子生下来,却在没有经济支撑的情况下决定杀死他们。
尽管韩国的刑法规定杀害婴儿最少可判10年监禁,且如果被认定为谋杀罪,刑罚更重,但对于那些早已对生命丧失信心的父母来说,杀死婴儿似乎是一个“解决问题”的办法。在他们看来,婴儿过早的死亡或许不会引起注意,也不会带来惩罚。
此外,韩国社会对孤儿的包容度极低,几十万名孤儿被送往欧美进行国际领养,这些孩子多数来自贫困家庭或单亲家庭,他们是社会的“耻辱”,难以得到应有的关爱与救助。更有甚者,民间慈善机构甚至利用这些孤儿谋取利益,靠贩卖孩子获取财富。
韩国面临的出生率危机已经非常严峻,成为全球最低之一,而这些“幽灵婴儿”的悲剧则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。面对这些问题,韩国社会仍在争论不休,有人认为这是父母的私事,应该由父母自己决定是否为孩子登记、是否抚养,但更多人则认为这是社会的悲剧,政府和社会应当对此进行干预与关注。
最终,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,孩子应该得到尊重、保护和爱护,而不是成为被遗弃、忽视甚至杀害的“幽灵”。这些孩子的死亡不仅是个别家庭的悲剧,也是社会整体良知的沉沦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免费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